
踏入 10 月下旬,美股市場開始迎來上市公司第三季的業績期。另一方面,美國總統大選的日子愈來愈近,在這兩大因素影響下,個股的股價將會更加波動,股市走勢亦更加難料。
本文會分為兩個部分,首先我會簡單更新組合表現,然後會就 Tesla 公佈的業績,在文末說一下我的看法。另外,從本次更新開始,我除了會在每次買賣後即日在文章的留言區更新之外(其實每次都在 15 分鐘以內😂),亦會在周報內把當周所有交易列舉出來,一目了然。


組合在 7 月 2 日完成建倉,同日恒生指數、S&P500 指數及上證指數的收市價分別為 25,124.19 點、3,130.01 點及 3,090.57 點。
圖表的起步點為 7 月 2 日,即是我完成建倉的那一天。由於我在 8 月 29 日才在網誌進行第一次的詳細記錄,所以圖表展示的第一個回報率,是我的組合以及三大指數從 7 月 2 日至 8 月 29 日的回報率。
截至 2020 年 10 月 24 日(周六),我的真實持股如下:

組合中的五大持股如下:
股票 | 佔組合比例(以市值計算) | 排名變動 |
1. TSLA Tesla | 28.15% | 不變 |
2. 6098 碧桂園服務 | 13.34% | 新上榜 |
3. ARKK | 12.35% | 不變 |
4. AMZN Amazon | 11.92% | 不變 |
5. 700 騰訊控股 | 9.91% | 下跌三名 |
個股詳細回報率如下:
股票 | 平均成本 | 執筆時股價 | 整體回報率 | 按周變動 |
700 騰訊控股 | $380.23 | $561.5 | +47.67% | +13.79% |
9988 阿里巴巴 | $169.14 | $298 | +76.18% | +32.97% |
3690 美團點評 | $237.63 | $262.4 | +10.42% | -1.43% |
6098 碧桂園服務 | $35.54 | $46.65 | +31.26% | -46.82% |
AAPL Apple | US$113.72 | US$115.04 | +1.16% | -3.5% |
ARKK | US$70.52 | US$99.18 | +46.58% | -5.93% |
TSLA Tesla | US$338.32 | US420.63 | +24.33% | -7.76% |
AMZN Amazon | US$2,675.42 | US$3,204.4 | +19.77% | -2.56% |
(New !)本周交易情況:
日期 | 股票 | 交易方式 | 股數 | 交易價 | 原因 |
19/10/2020 | 700 騰訊控股 | 減持 | 100 | HK$561 | 降低成本 |
19/10/2020 | 9988 阿里巴巴 | 減持 | 200 | HK$296.6 | 降低成本 |
19/10/2020 | 6098 碧桂園服務 | 增持 | 2000 | US$48.45 | 股價在公司前景沒變的情況下大跌 |
23/10/2020 | TSLA Tesla | 增持 | 10 | US$431.3 | 業績理想 |
23/10/2020 | ARKK | 增持 | 5 | US$97.78 | 恆常月供 |
上周組合回報率 | 本周組合回報率 | 按周變動 |
+32.33% | +27.83% | -4.5% |
上周組合回報率 | 本周組合回報率 | 按周變動 | |
港股回報率 | +37.35% | +34.91% | -2.44% |
美股回報率 | +28.9% | +23.3% | -5.6% |
組合回顧
本周組合的整體回報,按周下跌了 4.5%,原因是碧桂園服務最近大跌,而且美股整體表現欠佳。即使 Tesla 公佈了一份不錯的業績,亦沒有幫助。
未來投資展望
港股方面,螞蟻金服會成為組合其中一員;而美股方面,基於 Tesla 最新公佈的業績,我決定維持「只買不賣」的準則,繼續增持 Tesla,令其佔組合內的百分比不少於 40%。
結語:我對 Tesla 的看法
在過去一個星期,組合佔比最高的 Tesla 發表了它的第三季的業績。其實在它公佈前,我曾經作出增持,因為基於其早前公佈優於預期的汽車交付量,我對它的業績有信心。結果,我的看法正確。Tesla 的毛利率創新高,為 27.7%,去年同期為 22.8%。同時,它的營收達到 US$87.7億,增長 39%,創紀錄新高;第三季所得利潤是 US$3.31億,是連續第五季錄得盈利。此前,分析員預期 Tesla 的收入及每股盈利分別是 US$83.6億和 US$0.57,而實際上 Tesla 的收入及每股盈利都優於市場預計,分別是 US$87.7 億和 US$0.76。
公司維持 2020 年的全年汽車銷售目標為 50 萬輛。Tesla 在第一季至第三季的汽車銷售量分別約為 88,400 輛、90,650 輛及 139,300 輛,總數為 318,350 輛。如果要達到本年目標,就需要在第四季銷售 181,650 輛。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料,Tesla 第四季的汽車交付量數大約為 165,000 輛。我對 Tesla 能否完成目標,持正面態度。
Tesla 其中一個盈利來源為「碳排放額度(regulatory credits)」。根據其最新的業績,這部分的收入為 US$3.97 億,比淨利的 US$3.31 億高。也即是說,如果把碳排放額度的收入拿掉,Tesla 實際上是錄得虧損的。因此,有些朋友會擔心這收入對 Tesla 造成的潛在影響。
要理解這部分對 Tesla 的影響,就要先理解什麼是「碳排放額度」。
「碳排放額度」的意思是,企業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氣都是有限額的。如果排放的額度超過了限額,國家就會對企業徵收懲罰性稅項。對汽車等製造業來說,這限額對它們造成的影響不小。因為它們生產的產品愈多,排放的廢氣也就愈多。因此,為了符合政府要求,企業有兩個選擇——一,限制生產量;二,向其他企業購買碳排放額度。
第一個選項簡單直接,但亦會令公司盈利受限制。相比其他汽車製造商,只做電動車的 Tesla 的碳排放量比較少,所以其他傳統汽車企業,例如通用汽車(General Motors)和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 (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N.V.)為了避免向政府繳交懲罰性稅項,就作了第二個選項,即是向一些如 Tesla 般擁有較多碳排放額度的企業購買額度,令自己不會超過了限額。

這接近無本生利的收入,令 Tesla 得到更高利潤,但隨着其他汽車廠開始進軍電動車的市場,傳統汽車的產量將日漸減少。日後,Tesla 從售賣碳排放額度所得的收入或會愈來愈少。可是,我不認為這會對 Tesla 的整體發展造成重大打擊。
首先,目前市場仍然是傳統汽車佔了大多數,所以 Tesla 在未來好幾年,應可繼續售賣其不需要的碳排放額度。幾年之後,當 Tesla 在全球各地的工廠完工後,產能將比現在大大提升。結合其早前在「電池日」公佈的訊息,我們可以知道屆時的 Tesla 的造車成本會比現在更低。成本更低也就意味着其電動車相比傳統汽車的競爭力大大增加,令公司的收入進一步提升,減少對出售碳排放額度的依賴。
其次,Tesla 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發展,獨佔鰲頭。電動車之所以神奇,並不只在其環保、維護成本較低等硬件優勢,而是在於其自動駕駛方面的軟件功能。情況就像十多年前,人們的手提電話還只是單純的一個通訊工具,而當 iphone 推出後,大家都對它可以做出類似電腦的功能感到震驚,從此捨棄舊式電話,轉而投向智能電話。iphone 之所以可以做到傳統手提電話做不到的事情,就是因為它擁有軟件優勢。一個產品,只要它擁有軟件的擴充性,就可以為用家帶來更強大的功能,進而改變用戶的生活模式,改變世界。

那麼,常聽說 Tesla 的電動車改變世界,它是如何改變的呢?方法就跟 iphone 一樣,透過軟件。Tesla 最新的全自動駕駛模式(FSD)Beta,將在美國時間下週二晚上上架。這軟件模式比之前的版本新增了市區平面道路的自動變道、自動導航及路口轉彎三項新功能,令全自動輔助駕駛的功能更加完善。我在網上看過一些 Tesla 車主這兩天的試用情況,發現這最新的全自動駕駛模式,功能非常強大。這個全自動駕駛模式,就像 Google 搜尋器一樣,可以透過用家每次使用,不斷完善其功能,令其駕駛功能愈來愈完善。我覺得這部分是整個 Tesla ,甚至整個電動車行業最核心、最重要的軼件技術和資產。

目前這軟體冠名為「Beta」,但售價已因為功能提升而增加了 US$2,000,達 US$10,000。當此技術發展成熟後,Tesla 透過售賣這軟件獲得的收入,將會是爆炸性的。因此,我覺得無需要太在意碳排放額度對 Tesla 日後發展的影響。以 Tesla 今天的發展,就算它缺錢,也會有很多人願意借錢給它。據說在公司的電話會議上,機構投資者的問題已由財報中的數字是怎樣得來,變為公司未來將如何發展。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,「司機」這名詞就像「人力車伕」一樣,以後只會在歷史教科書中才能找到。
當然,以傳統選股準則去看待 Tesla 的話,即使它的業績有不錯的增長,估值還是高得離譜。可是,我們投資的是公司的未來,而不是公司的過去。財報展示的只是公司過去的表現,以過去的數字來評論一家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,不是有點錯重點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最後,如果喜歡我的分享,請按下面「Share the wealth」的按鈕,透過 Facebook、Whatsapp 及 twitter 等社交媒體,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。
未訂閱我的網誌的朋友,亦請按此訂閱。這樣網誌有最新的文章發佈時,你就能第一時間收到通知。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追蹤和支持。你們的每一個留言及分享,都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。
《重要聲明》
此網誌的貼文和回覆僅為本人或網友個人意見,本人不確保資料完全正確無誤,亦不構成提出銷售、徵求購買、邀約、建議或推薦任何人進行交易。 投資涉及風險,投資者可能會損失部分或全部資金,請大家做好個人風險管理。 |
沒有評論